您好,欢迎进入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首页 > 科技创新
海洋生物高值化利用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现有科研人员11人,博士7人,其中教授级高工1名,副研究员1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水产品保鲜技术研究水产品加工新技术研究水产品标准化技术研究;海洋生物制品开发技术研究;河豚鱼食用安全风险评估及系列产品开发。重点在以下领域开展工作:水产加工新产品方面,研发了海鲜调味品、熏制品、冷冻调理食品、海藻饮料、河豚保健酒等产品;海洋生物制品方面,研发了含有褐藻多酚、甲壳寡糖、墨黑色素、海藻寡肽、方格星虫多糖的海洋功能食品和海洋源化妆品,开发了河豚毒素、贝类毒素的胶体金层析检测试剂盒和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水产品标准化方面,开展了罐装冷藏蟹肉、坛紫菜加工技术规范、调味烤虾、鱿鱼干、墨鱼干等领域的标准化研究;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方面,开展水产品加工过程有毒有害物质控制、重金属形态分析、大型海藻食用安全风险评估和养殖东方鲀试食安全体系构建。科研成果“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开发及应用技术研究”获国家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牡蛎特色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应用海洋大型藻类高值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鱼类加工下脚料多元化利用技术”3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十三五期间,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SCI收录10多篇。

专家介绍

刘智禹  男,1972年出生,博士,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开发利用、水产品标准化等领域研究工作。现任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兼任国家海水鱼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厦门)主任、农业农村部渔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厦门)主任、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水产标准化委员会加工分技委委员、全国食品标准化委员会水产食品分技委委员、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加工与综合利用分会委员、中国渔业协会河豚鱼分会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渔业协会河豚餐饮文化委员会委员、养殖河鲀食用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委员、养殖河鲀加工审核工作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水产学会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海洋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3项,主持6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主持的科研项目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授权发明专利16件;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廖登远  男,1970年出生,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方向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部、省、市级科研项目30多项,水产行业标准和福建省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5项,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次,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几篇,获省水产饲料科技论文二等奖1次。

刘淑集       女,1981年出生,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水产品加工与高值化开发利用、水产品标准化等领域研究工作。兼任福建省科技特派员、福建省水产学会水产品加工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厦门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厦门市海洋与水产学会水产加工与质量安全专委会秘书长。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参与承担6项国家、行业和省地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科研成果获国家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1次,国家海洋科技创新二等奖1次,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次,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次,中餐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